【应彩云小班公开课音乐教案】一、活动名称:《小动物的音乐会》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 认知目标:认识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叫声,初步理解节奏与声音的关系。
3. 能力目标:通过模仿和创编,发展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
- 动物图片或头饰(如小猫、小狗、小鸭子等)
-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沙锤、铃鼓等)
- 背景音乐《动物狂欢节》片段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神秘的语气说:“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特别的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呢?”
引导幼儿想象森林里的场景,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氛围。
提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你觉得是谁在唱歌?”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 感知与体验(10分钟)
播放不同动物的叫声音频(如小猫“喵喵”、小狗“汪汪”、小鸭子“嘎嘎”),让幼儿边听边模仿。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动物的叫声,如学小猫走路、小狗摇尾巴等。
提问:“你最喜欢哪种动物的声音?为什么?”
3. 创编与互动(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表演。
教师提供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幼儿根据动物的叫声为“音乐会”伴奏。
例如:小猫“喵喵”可以用铃鼓轻轻敲击;小鸭子“嘎嘎”可以用沙锤发出“沙沙”声。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动物叫声”。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和声音,教师给予积极评价。
引导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模仿动物叫声,录制一段“家庭音乐会”。
结束语:“今天的音乐会真热闹!下次我们还可以邀请更多小动物来参加哦!”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结合肢体动作与声音模仿,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能较好地模仿动物叫声,表现出良好的听觉能力和表达能力。今后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度。
六、附:教学资源推荐
- 《动物叫声儿歌》视频
- 动物主题音乐盒
- 儿童音乐绘本《会唱歌的动物们》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基于应彩云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改编,适合小班幼儿音乐活动开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