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11:31:58

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人物传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该篇详细记载了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斯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在秦国崛起和统一六国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反映了他最终因权谋斗争而走向悲剧结局的过程。

一、原文节选(部分)

> 李斯者,楚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又见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 师事荀子,学干禄之术。后西入秦,以客卿之位,佐秦王政,遂成帝业。秦王拜斯为长史,后为丞相,封通侯。

> 斯以为诸侯皆弱,天下可一统也。于是上书谏秦王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乐《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 斯言甚善,秦王乃大悦,遂用其计,灭六国,定天下。

二、译文

李斯是楚国人。年轻时在郡里做小官,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吃的是污秽的食物,经常被人们和狗惊吓;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堆积的粮食,住在宽敞的屋檐下,没有被人和狗打扰。于是李斯感叹道:“人的贤能与否,就像老鼠一样,取决于所处的环境罢了!”于是他跟随荀子学习治国之道。

他师从荀子,学习如何获取官职与权力。后来他前往秦国,担任客卿,辅佐秦王嬴政,最终成就了统一天下的伟业。秦王任命他为长史,后又升为丞相,并封为通侯。

李斯认为各国势力衰弱,天下可以统一。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如今陛下拥有昆仑山的玉石,有随侯珠、和氏璧,有明亮如月的珍珠,佩戴着太阿利剑,乘坐着纤离骏马,高举翠凤旗帜……这些珍宝,秦国并不出产,但陛下却十分喜爱,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使用,那么夜光宝玉就不能装饰朝廷,犀角象牙也不能成为玩物;郑国、卫国的女子不能进入后宫,骏马也不能放在马厩里;江南的金属和锡不能用来制造器物,四川的颜料也不能用于绘画。那些装饰后宫、充实府库、愉悦人心、满足视听的东西,必须产自秦国才可以用,那就会导致宛地的珠宝发簪、镶嵌珍珠的耳环、细白的丝绸、华丽的服饰无法出现在眼前;而赵国的美女也无法站在身边。敲击陶罐、拍打大腿、弹琴击鼓、唱着欢快的曲调来娱乐耳朵和眼睛的,才是真正的秦地音乐;《郑》《卫》《桑间》《昭》《虞》《武》《象》等曲调,是其他国家的乐曲。现在放弃敲击陶罐而喜欢《郑》《卫》的音乐,抛弃弹琴而改听《昭》《虞》的曲调,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是为了眼前的快乐,图个表面的观赏罢了。”

李斯的言论非常有道理,秦王非常高兴,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消灭六国,统一了天下。

三、结语

《李斯列传》不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是一幅生动的政治画卷。它揭示了李斯从一个普通小吏到一代名相的奋斗历程,也展示了他如何凭借智慧与权谋影响了整个秦朝的历史进程。然而,李斯最终未能逃脱权力斗争的漩涡,留下了令人唏嘘的结局。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