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朗月行》】《古朗月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宇宙的哲思。这首诗虽以“朗月”为题,却并非单纯写景,而是借月抒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如下: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 邀我共举杯,欢笑乐人间。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童年时对月亮的天真想象,将月亮比作“白玉盘”、“瑶台镜”,充满童趣与浪漫色彩;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短暂、欢乐易逝的感叹,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李白善于用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而《古朗月行》正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体现。诗中,“月”不仅是自然之物,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象征。他通过月的变化,暗示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虽然题为《古朗月行》,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行”体诗,而更接近于一首抒情短诗。其结构紧凑,语言优美,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极具感染力。
在文学史上,《古朗月行》虽不如《静夜思》《将进酒》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同样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总之,李白的《古朗月行》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诗意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偶尔读一读这样的诗,或许能让人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