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在父母不同评价下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情境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父母的爱是不同的,学会正确面对表扬与批评,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评价背后的情感内涵。
- 难点:体会作者成长过程中对这两种评价的感悟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文PPT、相关图片、音频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思考自己成长中受到的鼓励与批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经历过被表扬或被批评的经历?当时的心情如何?”
引导学生分享经历,引出课题。接着出示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并提问:“这两个词语听起来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如“腼腆”、“自豪”、“严厉”等。
3. 提问: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朗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 “精彩极了”是谁说的?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糟糕透了”是谁说的?他的态度又是什么?
- 作者是如何应对这两种评价的?
2.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两种评价的感受。
3. 情境模拟:请学生扮演“母亲”和“父亲”,再现课文中的场景,加深理解。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5分钟)
1. 教师选取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如:
-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困惑到后来的理解与感激。
(五)拓展延伸,联系实际(10分钟)
1. 教师提问:“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总结升华,布置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父母的爱方式不同,但都是出于关心。我们要学会感恩,正确看待表扬与批评。
2. 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一次被表扬或被批评的经历。
- 阅读老舍、巴金等作家的作品,感受他们笔下父母的形象。
五、板书设计:
```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
母亲的鼓励 父亲的严格
↑↑
成长中的感悟爱的表达方式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课文的深层含义。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