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小刺猬的项链教案设计】一、活动名称:
《小刺猬的项链》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故事引导,让幼儿了解小刺猬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初步感知“项链”这一物品的用途与美感。
2. 技能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使用安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手工制作,尝试用自然材料(如树叶、果壳、松果等)制作简单的项链。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自然材料的兴趣,体验创作的乐趣,增强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与分享意识。
三、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关于小刺猬的故事)
- 各种自然材料(如树叶、树枝、松果、小石子、贝壳等)
- 安全剪刀、彩色绳子、胶棒、纸盘或塑料瓶盖等辅助材料
- 展示板或展示架用于作品展示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刺猬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刺猬吗?它长什么样子?它的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小刺猬的特征,如“身上有刺”、“喜欢吃果子”等。接着讲述一个简短的小刺猬故事,引出“项链”的概念,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与示范(8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用自然材料制作的项链图片,讲解制作方法,并示范如何将材料串在绳子上。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事项,强调“轻轻拿,慢慢剪”。
3. 幼儿操作(15分钟)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同时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交流想法。
4. 作品展示与分享(7分钟)
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板上,并简单介绍自己的项链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师给予积极评价,表扬幼儿的创意和努力。
5. 活动延伸(2分钟)
建议幼儿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更多的自然材料,制作更漂亮的项链,或者把作品带回家给家人欣赏。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刺猬的项链”为主题,结合了语言、美术与手工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自然材料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也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今后可在活动中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注意事项:
- 材料选择要安全、无毒,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物品。
- 操作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幼儿行为,防止意外发生。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表达。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适合中班幼儿(4-5岁)开展,旨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