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余自幼习文,好读古书,尤喜宋人之文。昔者文天祥《指南录》一书,记其南渡避难、抗元殉国之志,字字血泪,感人至深。今欲效古人之笔,以“指南录后序”为题,述己之所思所感,虽不及前贤之万一,亦愿留此心声。
余尝于乱世之中,见人心浮躁,世风日下。昔日之忠义,今多被弃如敝履;昔日之气节,今多被笑为迂腐。然余以为,士不可无志,志不可无节。若失其本心,则如无根之木,终将枯萎。
昔年读《指南录》,见文公于危难之际,犹守节操,不屈不挠,令人肃然起敬。其文虽简,然情真意切,字字皆为心声。余遂思,今日之人,虽处太平盛世,然亦当有志有节,不可随波逐流。
余常思,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何不以诚立身,以义处世?纵使身处逆境,亦当守正不阿。若人人如此,则天下可安,国家可兴。
然今世之人,多求名利,少问道德。或为权势所驱,或为私欲所困,忘却初心,迷失方向。余观此状,不禁感慨:若无志之士,焉能成事?若无节之人,岂能立身?
故余愿以此文,勉己勉人。虽不能如文公之壮烈,亦愿守其精神,行其所当行,言其所当言。愿后人读此文,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
是为“指南录后序”。
—— 一介书生,自省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