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研学莫让(学思践悟及变及走马观花)】在当前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背景下,党建研学活动逐渐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建研学却出现了“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原本旨在深化学习、提升觉悟的活动,反而变成了“走马观花”的表面文章。
“学思践悟”是党员干部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党性修养的关键路径,强调的是学习、思考、实践与感悟的有机结合。但在部分党建研学过程中,参与者往往只是“到此一游”,参观时拍照打卡、听讲解时心不在焉、交流时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实际的行动转化。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也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部分组织者对党建研学的目的认识不清,把重点放在“完成任务”上,而忽视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真正目标;另一方面,部分参与者也存在应付心理,认为只要参加了活动就算完成了任务,缺乏主动学习和深入反思的意识。
要避免“学思践悟”变成“走马观花”,关键在于提升党建研学的质量和实效。首先,要明确研学主题,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避免“千篇一律”“泛泛而谈”;其次,要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方式,增强参与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再次,要加强后续跟踪和反馈,建立学习成果评估机制,确保研学效果真正转化为思想上的提升和工作中的动力。
党建研学不是一次简单的外出活动,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政治锤炼。只有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才能让每一次研学都成为党员成长路上的重要一课。唯有如此,才能让“学思践悟”回归初心,避免沦为“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