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无术的意思(成语词典)】“不学无术”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批评那些缺乏知识和能力的人时。
从字面来看,“不学”指的是没有学习过,“无术”则是指没有技能或方法。合起来,“不学无术”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既没有接受过教育,也没有掌握任何实际的技能,因此在面对问题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在成语词典中,“不学无术”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据《汉书·霍光传》记载:“光年六十,素有病,不能视事,上使黄门侍郎问起居,赐牛酒。光曰:‘臣不学无术,不足以奉诏。’”这里的“不学无术”原意是自谦之辞,表示自己没有足够的学问和才能来承担重任。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带有贬义的表达,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在现代汉语中,“不学无术”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强调其缺乏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职场中,如果一个员工工作能力差、不懂专业技能,同事可能会用“他真是不学无术”来形容他。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不学无术”带有明显的负面含义,但在使用时也应适度,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重视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总之,“不学无术”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成语,也是我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一个词汇。它提醒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社会中立足,避免成为“不学无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