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程序】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加强党内监督、提升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方式。通过规范有序的民主生活会程序,能够有效促进领导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一、会前准备
民主生活会的准备工作是确保会议质量的基础。首先,要明确会议主题,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会议重点内容。其次,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如党章党规、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等,提高思想认识。同时,广泛征求意见,通过个别谈话、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教职工和师生的意见建议,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依据。
二、制定方案
根据会议主题和征求到的意见,制定详细的会议方案,明确会议时间、地点、议程、参会人员及主持人等事项。方案需经上级党委审批后实施,确保会议符合组织程序。
三、召开会议
会议由党委书记主持,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会议一般包括以下环节:
1. 通报情况:由主持人简要介绍会议准备情况及上次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2. 自我批评:每位领导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自我剖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向。
3. 相互批评: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其他同志对其进行批评帮助,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批评应坚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的原则,避免人身攻击或走过场。
4. 总结发言:党委书记对会议情况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下一步整改要求。
四、整改落实
民主生活会结束后,要形成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将会议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五、资料归档
会议记录、发言材料、整改方案等相关资料应妥善保存,作为今后党建工作的重要参考和档案资料。
六、后续跟进
民主生活会不是终点,而是持续改进的起点。要定期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推动领导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深化。
总之,学校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只有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政治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