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建党伟业观后感(作文1700字)】在观看电影《建党伟业》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部影片以宏大的历史视角,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五四运动的呐喊,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涌动;从各地学生、知识分子的觉醒,到革命先驱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坚定信念,整部电影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建党伟业》以1911年辛亥革命失败为起点,讲述了从1911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十年间的历史事件。影片中,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众多历史人物相继登场,他们或激情澎湃,或冷静沉着,但无一例外地都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与信念。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历史场景再现,让观众仿佛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亲历那段峥嵘岁月。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打动。尤其是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那段情节,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成长与蜕变。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思想碰撞与实践探索。正如他在影片中所说:“我们这一代人,要为中国寻找一条出路。”这句话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影片中,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位革命先驱的形象尤为令人敬佩。他们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动者,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李大钊在演讲中提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句话铿锵有力,充满希望与力量,体现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而陈独秀则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除了这些伟大的革命领袖,影片中还刻画了许多普通人的英雄形象。比如,那些在街头高呼口号的学生,那些在工厂里坚持斗争的工人,还有那些默默支持革命的家庭主妇。他们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仰。正是这些普通人,构成了中国革命最坚实的群众基础,也让我们明白,历史从来不是由少数人书写,而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努力与牺牲共同铸就的。
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年轻革命者的牺牲精神。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论是面对敌人的枪口,还是身处困境之中,他们都毫无畏惧,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这种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建党伟业》不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它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难历程。它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更要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通过这部电影,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那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年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由和富强。正如影片结尾所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句话不仅是对党的性质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同时,我们也要时刻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总之,《建党伟业》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它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不断努力,勇攀高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