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药读后感1000字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药读后感1000字,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11:09:52

《药》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写于1918年,收录在他的第一本白话小说集《呐喊》中。这部作品以清末民初的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愚昧与落后,以及人民在思想上的麻木与无知。读完《药》,我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也对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困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华老栓一家展开。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重病,为了救儿子,他听信了刽子手的谣言,用蘸着人血的馒头来治病。最终,小栓还是死了,而那“药”不过是一场荒唐的迷信。这个情节看似荒诞,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愚昧和迷信现象。鲁迅通过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民众的思想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相信所谓的“灵丹妙药”,甚至不惜牺牲他人来换取所谓的“希望”。

在《药》中,鲁迅不仅揭露了封建迷信的危害,还对那些试图唤醒民众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比如,夏瑜,一个革命者,他的鲜血被用来作为“药”,但最终却被百姓当作普通的血来食用。这种讽刺意味极强的情节,体现了当时民众对革命者的不理解与冷漠。夏瑜的牺牲没有带来任何改变,反而被当作一种“药材”,这正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尖锐批判。

此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极具象征意义。例如,刑场、茶馆、街巷等场景,都充满了压抑和沉闷的气氛,仿佛整个社会都被一种无形的黑暗笼罩。这种氛围的营造,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沉重与无奈。

读完《药》,我不仅对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感到敬佩,更对他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肃然起敬。他用笔作刀,刺破了封建社会的虚伪面纱,唤醒了人们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虽然《药》写的是百年前的故事,但其中所反映的问题,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是否还在用“药”来掩盖问题?是否还在用虚假的希望来麻痹自己?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总的来说,《药》是一部充满力量的小说,它不仅仅是对旧社会的控诉,更是对人性深处的剖析。鲁迅用冷静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世界。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悲哀与警醒。希望我们都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再做“药”的牺牲品,而是成为真正清醒的思考者和行动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