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7 09:25:0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豪放派名篇。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也体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全词以登临京口北固亭为背景,借景抒情,通过回顾历史人物与事件,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对现实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开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宏大的历史空间。孙权作为三国时期东吴的奠基者,曾在此地建立霸业,而如今却已无迹可寻,这种古今对比,既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作者对当世缺乏英雄人物的感慨。

接下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进一步渲染出历史变迁的无情,仿佛一切辉煌终将归于尘土。这一句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暗示南宋朝廷的软弱与无能,使得英雄难觅,国事日非。

随后,词人转而提到刘裕,这位南朝宋的开国皇帝,曾在京口起兵,最终建立了刘宋王朝。辛弃疾通过对刘裕的赞颂,表达了对恢复中原、重振国威的渴望。他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刘裕当年的英勇气概,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自己想要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的理想。

然而,现实却令人心寒。词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引用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的历史典故,借古讽今,批评当权者轻率用兵、不切实际的军事策略,结果导致战败,国势更加衰微。这一部分不仅表现出作者对时局的清醒认识,也反映出他对朝廷政策的不满与失望。

结尾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廉颇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年老仍思报国,辛弃疾借此表达自己虽年岁已高,但依然心系家国、渴望有所作为的壮志。此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叹,也是一种对时代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紧迫性;既有豪迈的气势,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辛弃疾以词为剑,直指时弊,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展现了一个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仅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曲悲壮的爱国之歌。它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后人得以窥见一位伟大词人的精神世界与家国情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