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充满童趣与温情的语文课堂上,李燕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了《大树妈妈》这篇充满诗意的文章。这堂课不仅展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也体现了她对儿童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
课堂伊始,李燕老师以一首轻柔的儿歌导入,营造出温馨、自然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音乐中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为接下来的阅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在文本解读环节,李燕老师没有直接讲解文章内容,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大树像谁?为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大树像妈妈,因为她在风雨中保护小树;有的说大树像父亲,因为他在阳光下为孩子们遮风挡雨。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课堂充满了互动与交流。
随后,李燕老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结合图片和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大树妈妈”这一形象。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树干、树枝、树叶的形态,并引导学生模仿大树的动作,让课堂变得活泼而有趣。学生们在笑声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游戏中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在情感升华部分,李燕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温暖故事。有的学生讲述了父母在生病时的照顾,有的则回忆了爷爷奶奶陪伴成长的点滴。这些真实的情感表达,让整堂课充满了温度,也让学生更加珍惜身边的亲情。
最后,李燕老师布置了一项富有创意的作业——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树妈妈”,并写下一段简短的文字描述。这个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也让学生在创作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整堂课下来,李燕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感体验与语言实践的结合。她用爱与智慧点亮了每一个孩子的思维火花,也让《大树妈妈》这篇课文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不仅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