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文言虚词练习题18个

在古代汉语中,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价值。而文言虚词作为文言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下面将通过18个练习题来加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

一、之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2.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二、其

3.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4.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三、而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四、以

7.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

8.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姚鼐《登泰山记》)

五、于

9.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1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为

1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2.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七、乎

13.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14.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八、焉

1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16.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九、也

17.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18.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一》)

以上就是关于文言虚词练习题的18个例子。通过这些题目,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虚词都有其独特的使用场景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并在阅读古籍时更加得心应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