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千载谁堪伯仲间诗意及赏析(千载谁堪伯仲)

“千载谁堪伯仲间”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原文如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人回忆年轻时对国家大事的无知与轻视,如今北望中原,心中充满悲愤,如同山岳般沉重。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责任的觉醒。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描绘了战争场景,通过具体的战斗场面,展现了诗人对昔日抗金斗争的怀念和对英雄业绩的向往。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诗人自比为长城,但理想却未能实现,而镜中的自己已经满头白发,岁月蹉跎,令人痛心。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人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认为其千古留名,无人能及。这里的“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是对诸葛亮的赞美,更是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建立功勋的深深遗憾。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