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立说的意思】“著书立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通过撰写书籍和发表言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学术成果。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在学术、文学或思想领域的成就,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一、
“著书立说”原意是指撰写书籍并提出自己的学说,后引申为通过写作和发表观点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或思想体系。它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传播以及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在古代,许多学者通过著书立说留下了自己的思想遗产;在现代,这一概念也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文化创作等领域。
该成语常用于褒义,表示某人具有深厚的学识和独立的思想,并能将这些思想以文字形式传播出去,影响他人。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著书立说 |
| 拼音 | zhù shū lì shuō |
| 字面意思 | 撰写书籍,树立学说 |
| 引申含义 | 表示通过写作和发表观点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或学术成果 |
| 使用场景 | 学术研究、文化创作、思想传播等 |
| 感情色彩 | 褒义 |
| 近义词 | 著作等身、学富五车、文思泉涌 |
| 反义词 | 无功而返、无所作为、闭门造车 |
| 出处 |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乃述往事,思来者,以著称于世,谓之‘著书’;立言以明道,谓之‘立说’。” |
| 典型例子 | 司马迁《史记》、孔子《论语》等均是“著书立说”的典范 |
三、结语
“著书立说”不仅是个人才华与智慧的体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古代的学者还是现代的作家、思想家,他们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后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著书立说”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