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国家为了规范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行为,保护水环境质量而制定的重要环保标准。2018年发布的该标准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订与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为各地环保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执法依据。
以下是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8》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不同行业类别列出关键指标。
一、标准概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在2018年进行了更新,旨在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新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农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排放单位,明确了污染物的种类、浓度限值、监测方法及执行时间等内容。
该标准强调了“分类控制、分时管理”的原则,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段设定不同的排放限值,以实现精准治污。
二、主要污染物及限值
以下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8》中涉及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限值(单位:mg/L),按行业分类整理如下:
| 污染物名称 | 常规限值(mg/L) | 特殊行业限值(mg/L) | 备注 | 
| 化学需氧量(COD) | ≤100 | ≤50 | 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 | 
| 生化需氧量(BOD5) | ≤30 | ≤15 | 印染、造纸等行业 | 
| 悬浮物(SS) | ≤70 | ≤30 | 矿山、冶金等行业 | 
| 总磷(TP) | ≤8 | ≤2 | 食品、化工等行业 | 
| 总氮(TN) | ≤25 | ≤10 | 农业、养殖等行业 | 
| 氨氮(NH3-N) | ≤15 | ≤5 | 制药、屠宰等行业 | 
| 石油类 | ≤10 | ≤5 | 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 
| 苯系物 | ≤1.0 | ≤0.5 | 化工、制药等行业 | 
| 酚类 | ≤0.5 | ≤0.1 | 焦化、石化等行业 | 
> 注:特殊行业限值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排放源,具体执行应根据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
三、执行要求与监测方式
1. 排放口设置:所有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标准设置规范化排放口,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2. 监测频率:常规污染物每月至少监测一次,重点行业应增加监测频次。
3. 数据报送:企业需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监测报告,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4. 超标处理:若污染物排放超过标准限值,环保部门将依法责令整改或处罚。
四、实施意义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8》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迈出了更加科学、规范化的一步。通过明确排放限值、加强监管力度,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水体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同时,该标准也为地方政府制定更精细化的环保政策提供了依据,促进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结语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8》不仅是环保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各行业应积极响应,主动采取措施,提升治污能力,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