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出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意思】“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项羽的《垓下歌》。这句话表达了项羽在人生最后时刻的豪情壮志与悲壮情怀。以下是对该句的出处及含义的详细总结。
一、出处说明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垓下歌》 |
作者 | 项羽(西楚霸王) |
背景 | 楚汉战争末期,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兵败势孤,最终自刎乌江。此诗为其临终前所作。 |
二、原句及释义
原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翻译:
我有拔山的力气,气概可以压倒世人;但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也不再奔驰了。
解释:
- “力拔山兮”:形容自己力大无穷,能拔起高山,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英雄气概。
- “气盖世”:气势可以超越整个世间,表现其非凡的自信与威望。
- “时不利兮”:感叹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 “骓不逝”:指战马不再前进,暗示失败已成定局。
整句表达了项羽在绝境中对自身能力的肯定,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悲愤。
三、文化意义与影响
方面 | 内容 |
文化象征 | 成为后世赞颂英雄气概的经典语句,常用于形容勇猛、豪迈之人。 |
历史评价 | 体现了项羽虽败犹荣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他性格中的刚愎自用与悲剧色彩。 |
文学影响 | 被多次引用和改编,在诗词、小说、戏剧等作品中频繁出现。 |
四、总结
“力拔山兮气盖世”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展现了项羽作为一代英雄的霸气与悲情,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关于勇气、命运与成败的经典表达。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历史中,这句诗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感染力。
关键词: 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垓下歌、出处、意思、英雄气概、历史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