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是什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词表达了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其中,“持节云中”与“遣冯唐”均涉及历史典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典故总结
1. “持节云中”:
“持节”指的是手持符节,象征朝廷的使命和权威;“云中”是汉代的一个郡名(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这一部分来源于西汉名将李广的故事。李广曾驻守云中,因战功卓著而备受尊敬,但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
2. “遣冯唐”:
冯唐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他曾劝谏汉文帝不要因李广的出身问题而忽视其才能,最终促使汉文帝重新启用李广。因此,“遣冯唐”象征着朝廷对贤才的重用和信任。
二、典故解析表
典故名称 | 出处 | 含义 | 在词中的作用 |
持节云中 | 李广故事 | 手持符节,象征朝廷使命 | 表达作者希望被委以重任 |
遣冯唐 | 冯唐劝谏李广 | 朝廷重用贤才 | 表达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 |
三、词句背景与意义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首词展现了他豪迈不羁的情怀。结尾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则是在借古抒怀,表达自己虽年岁渐长,但仍怀有报国之志,希望能像李广一样被朝廷重用。
四、结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苏轼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期盼。通过这一典故,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词句的含义,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