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鸣得意是什么意思】“自鸣得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或表现感到非常满意,甚至有些骄傲自满。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自信、不思进取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自鸣得意 | 指自己夸耀自己的成绩或长处,表现出一种自我满足和骄傲的态度。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曰:‘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自鸣得意。”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因某事成功而沾沾自喜,带有讽刺意味。 |
例句 | 他因为一次小胜就自鸣得意,忽略了团队的努力。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自得其乐、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惭形秽 |
四、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场景 | 说明 |
日常交流 | 用于调侃他人过度自信的行为。 |
文学作品 | 常见于小说、剧本中刻画人物性格。 |
工作场合 | 用于批评员工过于自满,缺乏进取心。 |
注意事项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伤及他人自尊。 |
五、总结
“自鸣得意”是一个具有明显褒贬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因自身成就而产生过度的自满情绪。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词,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相关词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它,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