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所谓 ldquo 布尔什维克 rdquo】“布尔什维克”一词源自俄语“большевики”,意为“多数派”。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该党分裂为两派:支持列宁的“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和反对列宁的“少数派”(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后来成为俄国革命的核心力量,并在1917年十月革命中取得政权,最终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以下是对“布尔什维克”的简要总结与对比:
项目 | 内容 |
词源 | 俄语“большевики”,意为“多数派”。 |
起源时间 |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
核心人物 | 列宁(Vladimir Lenin),主要理论家和领导者。 |
思想基础 |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革命组织的重要性。 |
组织特点 | 强调纪律性和集中领导,主张通过秘密组织进行革命活动。 |
历史地位 | 1917年十月革命后掌权,成为苏联共产党前身。 |
与其他派别关系 | 与孟什维克对立,后者主张更广泛的群众参与和议会斗争。 |
影响范围 | 不仅影响俄国,还对20世纪全球社会主义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
布尔什维克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政治派别,也代表了一种特定的革命理念和组织方式。其思想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至今仍是研究现代政治史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