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出处】“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用于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强调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也在现代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个人修养中被广泛引用。
一、
“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刘备临终前对刘禅的遗诏中的一句话。原文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防微杜渐”的理念,强调从小事做起,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
尽管这句话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但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和典籍中也多次被引用,如《资治通鉴》、《论语》等,进一步推动了其传播与影响。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 项目 | 内容 |
| 标题 |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出处 |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 原文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 作者 | 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时所言) |
| 出处书籍 | 《三国志》(陈寿著) |
| 后世引用 | 《资治通鉴》、《论语》等典籍中均有提及 |
| 含义 | 不要因坏事小而去做,也不因好事小而不做 |
| 思想来源 | 儒家“防微杜渐”的道德观 |
| 现代意义 | 强调个人修养、行为规范与道德自律 |
三、结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虽出自千年前的文献,但其内涵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小事做起,积累良好的品德习惯。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会交往中,这种思想都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