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七岁文言文】《何晏七岁》是一篇出自《世说新语》的古代文言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魏国名士何晏在七岁时机智应对曹操提问的故事。文章虽短,但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展现了何晏聪明伶俐、机敏过人的性格特点。
一、文章
原文如下:
>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帝(曹操)尝问曰:“汝何以知之?”晏曰:“我闻父老言,君子不器。”魏武帝笑曰:“此儿也,可谓‘小而慧’矣。”
翻译大致为:
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曾问他:“你为什么知道这些道理呢?”何晏回答:“我听父亲和长辈说过,君子不应只局限于一种才能。”魏武帝笑着说:“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小而慧’了。”
这段文字通过简短的对话,展示了何晏的聪慧与早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君子”品德的重视。
二、关键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标题 | 何晏七岁文言文 |
| 出处 | 《世说新语》 |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 人物 | 何晏(七岁)、曹操 |
| 故事背景 | 三国时期,魏国 |
| 主题 | 聪明才智、君子品德 |
| 对话内容 | 曹操问何晏为何知道道理,何晏答“君子不器” |
| 结果 | 曹操称赞何晏“小而慧” |
| 启示 | 聪明并非仅靠天赋,还需学习与修养 |
三、文章意义与启示
《何晏七岁》虽然篇幅简短,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表现了一个少年的智慧,也反映出古代对“君子”的期待——即不仅仅要有才华,更要有道德修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同时,故事也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何晏之所以能回答出“君子不器”,是因为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这提醒我们,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引导与培养。
四、结语
《何晏七岁》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一个天才少年的赞美,更是对“学识”与“德行”并重的儒家思想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也能从中获得关于教育、成长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