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逼人的意思是什么】“咄咄逼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态度、言语或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压迫感和攻击性,让人感到不安或难以应对。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描述人际关系、职场冲突或辩论场景时更为常见。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咄咄 | 表示声音急促、严厉,带有责备或威胁的意味 |
逼人 | 使对方感到被压迫、被威胁 |
整体含义:
“咄咄逼人”形容说话或做事态度强硬、气势汹汹,让人感到被压迫或受到威胁,常带有贬义。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每以柔克刚,未尝咄咄逼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行具有攻击性、压迫感,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表示不友善、强势的态度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盛气凌人、趾高气扬、咄咄怪事(引申义) |
反义词 | 温文尔雅、谦虚有礼、忍让宽容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职场冲突 | 他总是咄咄逼人地批评下属,导致团队氛围紧张。 |
人际交往 | 她说话咄咄逼人,让人很难开口回应。 |
辩论场合 | 对方咄咄逼人,我一时无法反驳。 |
五、注意事项
- “咄咄逼人”多用于描述他人行为,较少用于自我评价。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显得过于主观。
- 在正式写作中,可适当替换为“语气强硬”、“态度强势”等表达,以增强语言多样性。
总结
“咄咄逼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言语或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压迫感和攻击性。它不仅表达了说话者的强势态度,也反映了对方可能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了解其含义、出处及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