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的上一句是什么】“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失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了解这句成语的完整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严谨。
一、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出自《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意思是:开始的时候如果有一点点差错,到最后就会造成巨大的错误。这句话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每一个细节,避免因小失大。
虽然现代人常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表达这一意思,但其完整出处更早可以追溯到《礼记》,并被后世广泛引用和传承。
二、表格展示
成语全称 | 出处 | 原文句子 | 含义解释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礼记·经解》 |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开始的微小误差会导致最终的巨大错误 |
三、延伸理解
1. 历史背景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古代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最初是用来告诫统治者要谨慎对待国家大事,不可轻视细微之处。
2. 现代应用
在工程、科研、管理等领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常用来强调精确性和严谨性。例如,航天器发射、精密仪器制造等,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3. 常见误用
有些人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混淆,其实二者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小错引发大祸”,后者强调“积累成就大事”。
四、结语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仅是一句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细节,防微杜渐,才能避免因小失大。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