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4 15:06:49

近日,【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引发关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市场)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经济学分支。它关注价格机制、资源配置、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等内容。以下是对微观经济学中常见术语的总结与解释,以文字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理解和查阅。

一、核心概念总结

1. 需求: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 供给: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 均衡价格:当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4. 边际效用: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5. 机会成本:为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选择中的最大价值。

6. 弹性:衡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

7.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

8.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实际获得的收入与其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额。

9. 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

10. 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11. 市场结构:描述市场中买卖双方数量、产品差异、进入壁垒等因素的分类,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等。

12. 博弈论: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的环境中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理论。

13.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第三方产生的未计入市场价格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14.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如国防、路灯等。

15. 信息不对称:交易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二、常见名词解释表

名词 定义
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 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均衡价格 当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边际效用 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机会成本 为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选择中的最大价值。
弹性 衡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实际获得的收入与其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额。
边际成本 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
规模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市场结构 描述市场中买卖双方数量、产品差异、进入壁垒等因素的分类,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等。
博弈论 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的环境中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理论。
外部性 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第三方产生的未计入市场价格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如国防、路灯等。
信息不对称 交易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与核心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