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传》原文与译文】《李娃传》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者不详,但普遍认为是元稹所作。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爱情、命运与人性的故事,展现了唐代社会风貌与文人情怀。本文将提供《李娃传》的原文,并附上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便于读者理解其内容与内涵。
一、原文
《李娃传》
李娃者,长安倡家女也。父早卒,母亦早亡,无兄弟,独居于里中。年十五,姿容绝代,善歌舞,能诗文,遂为时人所称。然性情孤高,不轻与人交,唯好读书,常自比于才女。
有书生姓郑,名某,字君平,少贫贱,游学于京师。尝夜宿于酒肆,闻有女子歌,声清而婉,心甚悦之。明日,往访其家,见其容貌端丽,举止娴雅,乃私心慕之。然不敢近,惟日夕遥望。
后数月,郑生因事赴西市,遇李娃于道,李娃笑语迎之,郑生大喜,遂结为夫妇。然未几,郑生家道中落,资财耗尽,李娃劝其修业,冀他日复振。郑生不听,终日游荡,不务正业。李娃忧之,遂劝其归乡,郑生不肯,反怨其不贤。
岁久,郑生病,李娃昼夜侍疾,不辞劳苦。郑生愈后,负气而去,李娃追之不及,悲痛欲绝,遂闭门不出,日夜哭泣。
后数年,郑生复至长安,闻李娃已出嫁,遂悔恨不已,欲求复合。然李娃已另嫁他人,心已冷,不愿再与郑生相见。郑生屡次求之,终不得见,遂郁郁而终。
李娃闻之,亦哀伤不已,终身不复言婚,守寡而终。
二、白话译文
《李娃传》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唐代长安的故事。李娃是当地一位歌伎的女儿,父亲早逝,母亲也早早去世,她没有兄弟姐妹,独自生活在街巷之中。她十五岁时,容貌出众,擅长歌舞,又通晓诗词文章,因此被人们称赞。然而她的性格高傲,不轻易与人交往,只喜欢读书,常常自比为才女。
有一位姓郑的书生,名叫君平,年轻时家境贫寒,在京城求学。有一次他在一家酒馆过夜,听到一位女子唱歌,声音清脆动人,令他十分喜爱。第二天,他去寻找那位女子,见到她容貌美丽,举止优雅,便心中暗生爱慕之情。但他不敢贸然接近,只是每天远远地望着她。
几个月后,郑生因为一些事情去了西市,途中遇到了李娃。李娃笑着和他打招呼,郑生非常高兴,于是两人结为夫妻。但不久之后,郑生家道中落,钱财耗尽,李娃劝他专心读书,希望将来能够东山再起。郑生却不愿意,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李娃感到忧虑,劝他回乡努力,但他不肯听从,反而责怪李娃不够贤惠。
时间久了,郑生生病了,李娃日夜照顾他,毫不懈怠。郑生痊愈后,却带着怒气离开了,李娃追赶不及,悲伤万分,从此闭门不出,日夜哭泣。
几年后,郑生再次来到长安,听说李娃已经改嫁别人,心中懊悔不已,想要重新与她在一起。但李娃已经嫁给了别人,心已冷淡,不愿再见郑生。郑生多次请求,最终未能如愿,于是抑郁而终。
李娃得知消息后,也非常伤心,从此不再提起婚姻之事,独自一人度过了余生。
三、总结
《李娃传》通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古代女性的命运与情感挣扎。李娃虽出身卑微,却有着坚韧的性格与高尚的情操,她的遭遇令人唏嘘。而郑生则代表了当时一部分文人的软弱与优柔寡断。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