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王昌龄《长信怨》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王昌龄《长信怨》原文及赏析,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00:54:48

王昌龄《长信怨》原文及赏析】在唐代众多杰出的诗人中,王昌龄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占据重要地位。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情感真挚,尤其以边塞诗和宫怨诗最为著名。其中,《长信怨》便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宫怨诗之一,通过对深宫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命运无常、人生孤独的深刻感悟。

一、原文

《长信怨》

金阙西厢叩玉扃,晓窗寒色透罗缨。

掖庭才人泪满巾,春日迟迟动翠旌。

柳丝拂面不胜愁,风过宫墙影自幽。

君王不得知,妾心空自忧。

愿得君王心,如月照宫楼。

但恐秋风起,吹落满枝头。

二、诗歌背景

《长信怨》是王昌龄模仿汉代乐府诗体创作的一首宫怨诗。诗中描绘的是古代宫廷中一位失宠宫女的内心独白,借她的视角表达对皇帝恩宠的渴望与失落,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哀怨。

“长信”指的是汉代的长信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后来成为后宫失宠女子的象征。王昌龄借此意象,抒发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三、内容赏析

1. 意境深远,情感细腻

诗一开始便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金阙西厢叩玉扃,晓窗寒色透罗缨。”这里的“金阙”、“玉扃”象征着皇宫的高贵与庄严,而“晓窗寒色”则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她独自一人,在清晨的冷风中感受到无尽的孤独。

“掖庭才人泪满巾”,进一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被冷落的宫女。她的泪水浸湿了衣襟,表现出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2. 自然景物的映衬

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柳丝拂面不胜愁”、“风过宫墙影自幽”。这些景物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深化了人物的情绪。柳丝轻拂,仿佛也在为她叹息;风过宫墙,留下一片寂静,更显凄凉。

3. 心理描写真实生动

“君王不得知,妾心空自忧。”这是全诗的核心句子之一。它直接道出了宫女内心的矛盾:她希望得到君王的注意,却又深知自己已被遗忘。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使得整首诗更具现实意义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愿得君王心,如月照宫楼。但恐秋风起,吹落满枝头。”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她渴望君王的心能像月亮一样明亮而恒久,但又害怕时光流逝,一切终将消逝。这种既希望又恐惧的心理,令人动容。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蕴丰富:王昌龄善于用简短的语言传达深厚的情感,全诗虽只有短短数句,却层层递进,情感饱满。

- 情景交融,含蓄隽永:诗中没有直白的倾诉,而是通过环境、动作、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让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 主题深刻,富有哲理: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人生无常、情感易逝的深刻思考。

五、结语

《长信怨》作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首诗穿越千年,依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在欣赏古典诗词之美的同时,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力量。

王昌龄的诗,正如他笔下的宫女,虽身处幽深宫苑,却始终保持着对美好与希望的向往。这种精神,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