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学生个案辅导记录】学生姓名:小明(化名)
性别:男
年龄:9岁
年级:三年级
辅导时间:2025年4月1日—2025年5月15日
辅导教师:李老师
一、个案背景
小明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在班级中属于“边缘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较低,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家长反映他在家中也较为沉默,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初步观察和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发现小明在集体活动中参与度不高,容易因小事与同学发生冲突,但事后又会表现出后悔的情绪。这表明他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和情绪管理问题。
二、辅导目标
1. 增强小明的自信心,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和集体活动。
2. 改善小明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 提高学习兴趣和专注力,提升学习成绩。
4. 协助小明识别和表达情绪,增强情绪调控能力。
三、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第1-2周):建立信任关系
首次辅导时,小明显得较为紧张,不愿意多说话。我采用轻松的方式与他交谈,如聊他喜欢的动画片、游戏等,逐渐拉近彼此距离。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心理小游戏,让他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
在此阶段,重点在于建立信任,让小明感受到辅导老师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第二阶段(第3-6周):引导自我表达与情绪识别
在接下来的几次辅导中,我开始引导小明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我会问:“今天在学校有没有让你觉得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起初他回答简短,后来慢慢开始愿意分享。
我还使用情绪卡片进行互动练习,帮助他认识不同的情绪,并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通过角色扮演,让他体验不同的社交情境,逐步提高他的社交技巧。
第三阶段(第7-10周):提升学习动机与行为矫正
针对小明的学习态度问题,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他在家中的学习环境和习惯。随后,制定了一个“每日学习计划表”,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我也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鼓励,适时表扬他的进步,增强他的成就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作业完成情况也明显改善。
四、辅导成效
经过两个月的持续辅导,小明在多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 情绪表达:能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再轻易压抑或爆发。
- 人际关系: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参与班级活动的频率增加。
- 学习表现:作业质量提升,课堂参与度提高,成绩有明显进步。
- 自信心:对自己有了更多认可,面对挑战时更加积极。
五、后续建议
虽然小明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需持续关注和支持。建议家长在家中多给予鼓励和陪伴,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同时,学校教师应继续关注他的表现,给予适当引导。
此外,可以考虑引入更多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团队合作项目等,帮助小明进一步拓展社交圈,增强综合素质。
六、总结
小明的个案辅导过程表明,对于存在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小学生,早期干预和持续支持至关重要。通过耐心倾听、科学引导和家校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将继续跟进小明的成长,为他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