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孙权劝学练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孙权劝学练习题答案,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20:24:24

孙权劝学练习题答案】《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勉其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虽短,但内容深刻,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以下是针对该课文的相关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

一、选择题

1. 《孙权劝学》的作者是( )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班固

D. 范晔

答案:B

2. 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孤”指的是( )

A. 吕蒙

B. 孙权

C. 鲁肃

D. 周瑜

答案:B

3. 下列句子中,“见”字的意思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 见渔人,乃大惊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D. 见往事耳

答案:A

4.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出自( )

A. 孙权

B. 吕蒙

C. 鲁肃

D. 周瑜

答案:C

二、填空题

1.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资治通鉴;司马光

2. 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吕蒙__________。

答案:增长才干,提升能力

3.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后来让鲁肃感到__________。

答案:刮目相看

4. 文中“非复吴下阿蒙”的意思是:不再是__________。

答案:原来的吕蒙

三、简答题

1. 孙权劝学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答:孙权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吕蒙,语气诚恳,态度坚定,既表达了对吕蒙的期望,也体现了对他的关心与信任。

2. 吕蒙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这说明一个人只要肯努力学习,即使基础差,也能取得显著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不应因年龄或现状而放弃学习。

3. 鲁肃为什么“拜蒙母”并“结友”?

答:因为鲁肃看到吕蒙的才华有了显著提高,对他非常敬佩,所以愿意与他结为朋友,并且尊重他的母亲,表现出对吕蒙的尊重和认可。

四、翻译题

1.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

2.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士人分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

3.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

五、拓展思考

1.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答: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无论身处何地、年龄多大,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2. 如果你是吕蒙,面对孙权的劝学,你会怎么做?

答:我会认真听取孙权的建议,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不断提升自己,不辜负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解答,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孙权劝学》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则关于学习与成长的寓言,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