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为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及使用管理,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及员工,在从事各类作业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用工、外包人员及外来施工人员等。凡涉及高温、高压、粉尘、噪声、腐蚀性物质等危险作业岗位的人员,均应按照本制度要求领取和使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职责分工
1. 安全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资质审核、质量验收及发放管理;组织相关培训,监督使用情况。
2. 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仓储管理,确保库存充足、分类存放、标识清晰、定期检查。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申领、发放及使用监督,确保员工按要求穿戴。
4. 员工本人:应按规定领取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爱护公共物资,发现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报告。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与标准
根据岗位风险等级和作业环境的不同,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以下几类:
- 一般防护类:如工作服、安全帽、手套等;
- 特殊防护类:如防尘口罩、耳塞、护目镜、绝缘鞋等;
- 高危作业类:如防毒面具、防静电服、高空作业安全带等。
各类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更换或报废处理。
四、发放流程
1. 员工入职时,由所在部门填写《劳动防护用品申领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至物资管理部门。
2. 物资管理部门根据员工岗位及作业性质,核发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劳动防护用品。
3. 发放时应做好登记,注明发放日期、物品名称、数量及领用人签名。
4. 对于特殊岗位或临时作业,可根据实际需要申请临时发放。
五、使用与维护
1. 员工应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擅自拆卸、改装或转借他人。
2.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破损、老化或失效,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3. 劳动防护用品应定期清洁、保养,保持其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六、回收与报废
1. 员工离职或调岗时,需将已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交回物资管理部门,如有损坏或遗失,按相关规定处理。
2. 对于超过使用期限或无法修复的防护用品,由安全部门统一进行报废处理,并记录备案。
七、监督管理
1. 安全部门应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于未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
3. 每年开展一次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评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防护效果。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安全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通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编写,旨在提供参考,具体条款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