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卖报歌》教案设计x】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卖报歌》的旋律,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 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及创作历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聆听、模仿、跟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或节奏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歌曲中劳动人民的艰辛与乐观精神,培养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与尊重。
- 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与节奏,准确演唱歌曲。
- 难点: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在演唱中体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卖报歌》音频、相关图片资料、歌词卡片等。
- 学生准备:预习歌曲内容,了解歌曲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卖报歌》的音频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什么吗?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通过互动交流,引出课题——《卖报歌》。
2. 新课讲授(15分钟)
- 介绍歌曲背景:
《卖报歌》是聂耳创作于1934年的儿童歌曲,讲述了一个卖报的小女孩在街头叫卖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 分析歌词
分段讲解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每句歌词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
- 学习歌曲旋律: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注意音准与节奏。
可采用分句教学法,逐句练习,逐步推进。
3. 实践活动(15分钟)
-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加入动作或节奏型,增强表现力。
- 展示与评价:
各组轮流展示,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教师进行简要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拓展延伸(5分钟)
- 讨论与分享: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那个卖报的小女孩,你会怎么面对困难?”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感。
- 拓展知识:
简要介绍聂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 总结本节课
回顾《卖报歌》的旋律、歌词和情感表达,强调歌曲的社会意义。
- 布置作业:
- 背唱《卖报歌》,并录制一段演唱视频。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卖报歌》为载体,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知识,还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提升人文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类似题材的歌曲,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情感体验。
六、教学资源:
- 歌曲音频:《卖报歌》
- 相关图片:旧时卖报场景、聂耳照片等
- 教学PPT:包含歌词、背景介绍、音乐元素等内容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适当调整,如低年级可加强节奏训练,高年级则可深入探讨歌曲的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