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middot及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及赏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生动的意境,成为宋词中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这首小令虽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
一、原文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二、字词解析
- 常记:常常记得,说明这段回忆在作者心中极为深刻。
- 溪亭:指溪边的亭子,是当时游玩的地方。
- 沉醉:不仅指酒醉,也暗示心情的欢愉和忘我。
- 兴尽:兴致尽了,玩得尽兴之后。
- 藕花深处:荷花丛中,描绘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环境。
- 争渡:奋力划船,表现急切的心情。
- 惊起一滩鸥鹭:突然惊飞了一群白鹭,增添画面动态感。
三、内容赏析
这首词以“常记”开头,仿佛是作者在回忆过去的一次出游经历。她描写的是一个夏日傍晚,自己在溪边亭子里饮酒赏景,因沉醉而忘记了回家的路。直到夜色渐深,才想起要返回,却意外地误入了荷花深处。此时,她奋力划船,想要回到原路,结果惊动了水边的鸥鹭,它们纷纷飞起,打破了宁静的夜晚。
整首词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溪亭”、“日暮”、“藕花”、“鸥鹭”等意象,营造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同时,词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质朴自然:全词用词通俗易懂,没有华丽辞藻,却极具画面感。
2. 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一次出游的回忆,表达出对过往生活的眷恋之情。
3. 结构紧凑精炼:全词仅七句,但情节完整,层次分明,有起承转合。
4. 意境深远悠长:结尾“惊起一滩鸥鹭”,不仅写出了动作,更增添了无限余韵,让人回味无穷。
五、创作背景
李清照生于北宋时期,自幼才华横溢,早年生活优渥,常与丈夫赵明诚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这首《如梦令》应作于她少女或婚后早期,反映了她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此词虽为小令,却充分体现了她词风中的婉约与灵动。
六、结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小词,它不仅记录了李清照一次难忘的出游经历,也展现了她敏锐的观察力与细腻的情感世界。这首词之所以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刻的情感,让读者在短短数十字之间,感受到一种久远而真实的美。
---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痕迹,力求贴近自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