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在本次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围绕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展开了一堂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教学。这节课不仅展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也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课堂的创新与实践。
课堂伊始,教师通过一幅幅美丽的西沙群岛图片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海洋气息的世界。学生被深深吸引,纷纷表达自己对西沙群岛的初步认识和想象。教师适时提问:“你认为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文,逐段分析文章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如“海面有波浪”“海底有珊瑚、海参、大龙虾”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同时,教师还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和表达,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并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了解的环保知识。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让语文课堂更具现实意义。
整堂课中,教师的语言亲切自然,教学节奏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情感的熏陶,更有思维的碰撞与交流。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文内容,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此次教学实录不仅展示了青年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依然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