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与阁序原文及翻译】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有一篇文采斐然、意境深远的文章——《滕王阁序》。它不仅是一篇千古传诵的骈文佳作,更是一部展现唐代文化风貌与士人情怀的重要文献。然而,很多人对“滕王”与“阁序”的关系并不清楚,本文将带您走进这篇经典之作的背景与内容,深入理解其历史渊源与文学价值。
一、什么是“滕王”?
“滕王”指的是唐代宗室成员李元婴。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八子,因受封为滕王而得名。滕王虽出身显贵,但并未在政治上发挥太大作用,更多是以文人身份活跃于当时的文化圈中。他曾在江西南昌修建了一座著名的建筑——滕王阁,这便是《滕王阁序》的由来。
二、什么是《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所作的一篇骈体散文,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文章以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为引,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际遇、山河壮美的感慨,语言华丽,辞藻丰富,结构严谨,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三、原文欣赏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访农夫于南浦,送雁阵于西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
>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
>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数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轲敦素,史鱼秉直。效陶朱之明达,法范蠡之通变。
>
>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四、翻译解读
这篇文章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滕王阁的美景,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为部分段落的现代汉语翻译: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时间是九月,季节属于深秋。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残阳与孤鸟一同飞翔,秋水与天空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蔚蓝。
-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怀念朝廷却无法见到,何时才能再被重用?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可叹啊!命运多舛,时运不济。
-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年更要坚强,怎能改变初心?处境艰难,更要坚定志向。
五、结语
《滕王阁序》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美文,更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抒情之作。它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王勃卓越的文学才华。通过了解“滕王”与“阁序”的关系,我们更能体会到这篇文章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无论是作为文学研究的资料,还是作为个人修养的读物,《滕王阁序》都值得细细品味,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