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欣赏诗歌《春天》】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诗歌《春天》,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
3.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 教师提前准备好诗歌《春天》的朗读音频或视频。
- 准备与春天相关的图片、绘本、音乐等素材。
- 幼儿每人一张画纸和彩笔,用于绘画春天的场景。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里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 欣赏诗歌(10分钟)
教师播放诗歌《春天》的音频,配合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温馨的氛围。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停顿,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或想象诗中的情景。
3. 理解与讨论(10分钟)
播放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
- “你听到诗歌中说了哪些关于春天的事情?”
- “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春天吗?”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表达与创作(15分钟)
请幼儿根据诗歌内容,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完成作品。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
邀请几名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其他幼儿可以给予掌声鼓励,增强自信心和参与感。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区域角投放与春天相关的图书、拼图等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
- 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带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的春天景象。
-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有关春天的绘本,增进亲子互动。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诗歌为载体,结合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春天的美好。通过绘画和分享,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今后可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故事创编等,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时间安排与活动内容,确保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兴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