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两首课文原文】《长征组歌》是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丽历程创作的一组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由著名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人共同谱曲,被誉为“红色经典”中的重要代表。其中,“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两首歌曲,被广泛选入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
一、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一首,歌词以激昂的节奏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巧妙运用战术,突破敌军包围的壮举。这首歌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的智慧与勇气,也体现了他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歌词节选: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段歌词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而《长征组歌》则将其改编为歌曲,赋予其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独唱等多种形式,使听众能够深切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雄气概。
二、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中的第二首,描写了红军在翻越雪山、穿越草地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歌词语言朴实却极具感染力,表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团结一心、坚持到底的革命精神。
歌词节选:
>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海扬鞭向天涯。
> 战士们披着星光,踏着风雪向前行。
> 为了革命的理想,为了人民的解放,
> 我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勇往直前。
这首歌曲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荒凉而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红军战士在极度疲惫与寒冷中依然保持坚强意志的感人场景。
结语:
《长征组歌》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瑰宝,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它用歌声讲述历史,用旋律传递信仰。无论是“四渡赤水出奇兵”,还是“过雪山草地”,都深刻地反映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作品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奋发图强。
通过学习《长征组歌》这两首课文,我们不仅能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