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23:10:07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岳阳楼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思想核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岳阳楼记》在各地中考中频繁出现,成为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与理解深度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近年来在中考中常见的《岳阳楼记》相关题目,供考生复习参考:

一、文言词语解释

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中“具”的意思是( )

A. 具备

B. 全部

C. 准备

D. 器具

2.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中“属”的正确解释是( )

A. 属于

B. 同“嘱”,嘱托

C. 类别

D. 连接

3.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中“观”的含义是( )

A. 观看

B. 景象

C. 观察

D. 观点

二、句子翻译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处在朝廷做官就担忧百姓,身处民间就担忧君主。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三、理解与分析

1.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文章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了“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 文章中提到的“迁客骚人”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感情变化有何特点?

答:“迁客骚人”指的是被贬谪的官员和诗人。他们的情感往往随着景物的变化而起伏不定,表现出情绪化的特征。

3. 范仲淹在文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观点,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这一观点体现了范仲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强调了个人情感不应受外界环境影响,应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明。

四、拓展延伸

1. 结合《岳阳楼记》的内容,谈谈你对“忧乐观”的理解。

答:我认为“忧乐观”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胸怀,它要求人们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2. 请你结合现实生活,说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在今天的意义。

答:在当今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作为公民应当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五、真题再现(部分)

(2022年某省中考题)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 本段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写这段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描写了阴雨连绵、天昏地暗的恶劣天气,渲染出一种压抑、凄凉的氛围。

2. 作者通过描写这种景象,引出“迁客骚人”的悲伤情绪,为下文“览物之情”的对比做铺垫。

总结

《岳阳楼记》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篇目,更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的优秀素材。通过对该文的深入理解和练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研读原文,掌握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