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疫情防控小班幼儿班务计划-20241125121631x】随着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也随之而来,为了保障小班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我园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疫情防控工作计划。
一、加强日常健康管理
1. 每日晨检制度严格执行,由保健老师对每位入园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口腔检查、观察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建立幼儿健康档案,记录每日出勤、身体状况及疫苗接种情况,做到信息清晰、可追溯。
3. 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儿居家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告知班级教师,并暂缓入园。
二、落实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1. 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 对门把手、桌椅、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3. 幼儿用具(如水杯、毛巾)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三、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1.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遮挡等。
2. 班级教师在日常活动中持续提醒和示范,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卫生行为规范。
3. 定期开展“讲卫生、爱干净”主题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强化家园共育合作机制
1.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通知栏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家庭防护意识。
2.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防疫工作,如协助整理幼儿用品、参与卫生宣传等。
3. 对于特殊体质或有慢性病的幼儿,建立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确保其安全入园。
五、应急处理与演练
1.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类情况下的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2.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疫情防控演练,提升教师和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与园内保健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信息畅通、响应及时。
六、心理健康与情绪疏导
1. 在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幼儿可能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变化,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与陪伴。
2.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疏导活动,如绘画、音乐、角色扮演等,帮助幼儿释放压力、调节情绪。
3.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营造温馨、安全的班级氛围。
总之,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全体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共同努力。我们将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断优化管理措施,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